水處理設備采用的反滲透膜該如何清洗
現如今,科技飛速發展,水處理設備運用到的技術也是多種多樣,當今水處理設備中采用的主要技術之一就是反滲透技術,該技術也是純化水設備中的關鍵組件。大家都知道所有的水處理設備在正常運行一段時間之后,反滲透裝置的膜元件都會受到源水中可能存在的懸浮物質或難溶物質的污染,如果沒有及時的清洗,那么運行時間的越久,反滲透裝置的膜元件損壞的就越嚴重。
常見的污染物有碳酸鈣垢、硫酸鈣垢、金屬氧化物垢、硅沉積物及有機或生物沉積物。污染物的性質及污染速度與給水條件有關,污染是慢慢發展的,如果不早期采取措施,污染將會在相對短的時間內損壞膜元件的性能。
對于反滲透膜污染越早發現越好,可以在未造成損壞前處理,延長反滲透膜的使用壽命,同時也可保障企業生產正常用水。
那么什么時候需要對純水設備、純化水設備的反滲透膜進行清洗呢?反滲透裝置膜確定清洗的條件是什么呢?一般來說,如果純水設備在日常的運行中,出現了以下現象,那么就可以對水處理設備反滲透膜進行清洗:
1、標準滲透水流量下降10%—15%。
2、標準系統壓差增加10%—15%。
3、標準系統脫鹽率下降1%—2%或產品水含鹽量明顯增加。
4、RO各段間的壓差增加明顯。
5、已證實有污染或結垢發生。
一般情況下,給水溫度降低、給水壓力降低等均會引起反滲透水流量的下降,因而,把滲透水流量核算到有可比的標準滲透水流流量是十分重要的,便于決定何時進行清洗。如有問題,請詳細咨詢我們。
返回列表